在当今教育领域中,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不仅是教育工作的基石,更是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力量。**将围绕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》的11点要求,详细解读每一项规范的具体内容,旨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理解和践行职业道德,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、和谐的成长环境。
一、关爱学生
1.尊重学生人格,平等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。
2.对学生严慈相济,做学生良师益友。
3.保护学生安全,关心学生健康,维护学生权益。二、为人师表
1.坚守高尚情操,知荣明耻,严于律己,以身作则。
2.衣着得体,语言规范,举止文明。
3.关心集体,团结协作,尊重同事,尊重家长。三、爱岗敬业
1.对工作高度负责,认真备课上课,认真批改作业,认真辅导学生。
2.不得敷衍塞责,不迟到、不早退、不缺课。
3.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,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。四、教书育人
1.遵循教育规律,实施素质教育。
2.循循善诱,诲人不倦,因材施教。
3.培养学生良好品行,激发学生创新精神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。五、终身学习
1.树立终身学习理念,拓宽知识视野,更新知识结构。
2.潜心钻研业务,勇于探索创新,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。
3.积极参加继续教育,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。六、诚实守信
1.严谨治学,坚持科学精神,树立良好学术风气。
2.不抄袭、剽窃他人成果,不弄虚作假,不隐瞒真实情况。
3.尊重知识产权,维护他人合法权益。七、团结协作
1.尊重同事,相互学习,相互帮助,共同进步。
2.积极参与团队活动,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。
3.关心学校发展,为学校建设献计献策。八、遵守社会公德
1.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,自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。
2.爱护公共财产,保护环境,节约资源。
3.尊重社会公德,树立良好师德形象。九、关爱特殊学生
1.关心残疾学生,**留守儿童,**家庭困难学生。
2.尊重特殊学生的人格,关心特殊学生的身心健康。
3.为特殊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,促进其全面发展。十、坚守岗位
1.坚守教育岗位,尽职尽责,不擅离岗位。
2.严格执行请假制度,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。
3.关心学校发展,为学校建设贡献力量。十一、自觉抵制不良风气
1.坚决抵制有偿家教,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。
2.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,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。
3.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是每位教师都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。只有严格遵守这些规范,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,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。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
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
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